刘长瑜

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闭幕,2027年继续在杭州举办

9月25日晚,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,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、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,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、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、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、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、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执行承办

杭州 戏剧节 刘长瑜 戏剧艺术 郭启宏 2025-09-25 21:03  4

李金泉多次强调:样板戏既不是 “艺术巅峰”,也不是 “文化糟粕”

2020 年,京剧界迎来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—— 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、作曲家、教育家李金泉先生诞辰 100 周年。为了缅怀这位京剧大家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,一场高规格的 “纪念京剧大家李金泉先生诞辰百年” 演唱会在梅兰芳大剧院震撼上演。当晚,梅兰芳大剧院座无

样板戏 李金泉 刘长瑜 高玉倩 袁慧琴 2025-09-23 14:31  2

故都北平:平静的十年

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是北京平静的十年,而从文化教育来说可以称之为辉煌的十年。1928年迁都以后所谓灰色的、晦暗的北京恰恰也带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,这是北平十年最大的特色。

北平 赵珩 刘长瑜 袁良 柯昌泗 2025-09-12 11:13  2

刘长瑜:现代京剧要是把《红灯记》等样板戏拒之门外,还有什么?

20 世纪 60 年代,《红灯记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。其故事蓝本《革命自有后来人》,就像一颗蕴含无限能量的种子,在戏曲界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1964 年,中国京剧院的艺术家们精心雕琢,将其搬上京剧舞台,自此,《红灯记》开启了它辉煌的征程。

样板戏 刘长瑜 红灯记 李铁梅 现代京剧 2025-09-04 07:53  3

往事并不如烟: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场景,每一幕都是回忆

那时候的阳光,真就像洒在每个人脸上的金子,不闪不耀,却能让人心里发烫。你别说,现在回头一想,咱们都很难体会到那种集体的劲头儿——整个国家的人,像是拧成了一股绳,奔着光明往前冲。可人活一世,总是既盼着明天更好,也会不由自主回头瞅瞅——那青春年少、热血沸腾的纪年,

杨丽坤 中国人民 刘长瑜 往事并不如烟 李铁梅 2025-09-01 09:36  5

杂院闲谈(三十二)

尝与关仲克闲话氍毹事,谈及旦角头面之“小弯”。昔日“四大名旦”各展风采,艺术细节尤为注重。除排演时装戏外,其额前所贴“小弯”各有一定之规,绝无随意。尚小云贴九个,程砚秋贴七个,梅兰芳贴五个,荀慧生贴三个。以今存世之四人剧照,皆清晰可辨。所谓“小弯”者,即古时女

刘长瑜 荀慧生 杂院闲谈 李滨声 甘雨胡同 2025-09-01 08:53  6

刘长瑜告别仪式泪洒现场

刘长瑜出身大户人家,可家里兄弟姐妹多,母亲只是三姨太。小时候她只能在角落里偷听父亲藏的唱片,戏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。7岁时家道中落,为了生计,9岁的她报考中国戏曲学校,凭借一亮嗓直接被录取。之后十几年的残酷训练,让她练就一身本领。

刘长瑜 红灯记 李铁梅 钱浩梁 刘长瑜告别 2025-08-24 14:43  6

袁世海这样评论样板戏以及钱浩梁、刘长瑜在《红灯记》中的表演

京剧这玩意儿啊,小时候家里要是能看上一场,算是赶上好日子了。但你说,国粹是谁都能玩得明白的吗?不见得。尤其是到那个“样板戏”火遍中国的时候,《红灯记》一出来,家家户户跟着学唱、学演,连饭桌上都能蹦出两句。但说到这戏背后的人和事儿,袁世海的评价,那才是真正有嚼头

样板戏 袁世海 刘长瑜 红灯记 钱浩梁 2025-08-15 14:04  10

毛主席笑问袁世海:你把日本人演得活灵活现,是不是见过真人?

东北的寒冬里,一列火车呼啸着穿过日寇占领的铁路小站。这是1940年代的东北,也是电影《自有后来人》故事的起点。影片中铁路工人李玉和一家三代与日寇斗智斗勇的真实故事,后来成为了家喻户晓的《红灯记》。这段红色经典从电影到戏曲的演变,见证了中国革命文艺的特殊历程。

真人 日本人 袁世海 毛主席 刘长瑜 2025-06-22 15:00  12

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

6月7日,为弘扬国粹文化,传承京剧精神,值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,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于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举行。本次活动也是“福耀菊坛·典范长存——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学术研讨系列活动”之一,前一天晚上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还举办了“福耀菊

艺术 学术研讨会 京剧 刘长瑜 沈福存 2025-06-09 01:48  14

阿甲:样板戏可不是旧瓶装新酒,钱浩梁对《红灯记》确有贡献!

阿甲,这个带着几分戏谑名字的背后,是一个从江南小记者成长为延安戏剧先锋的传奇人生。他本名符律衡,1907年生于江苏武进,因说话时总带着"阿……甲"的口音,在延安得了这个伴随终生的绰号。"阿甲"二字在吴语中与"阿姐"同音,透着梨园行当特有的亲昵。

样板戏 鸠山 刘长瑜 红灯记 钱浩梁 2025-06-06 08:48  13

刘长瑜:《红灯记》等剧既然敢称“样板”,就绝不是浪得虚名!

上世纪六十年代,一出讲述地下党员李玉和一家三代前赴后继革命故事的戏剧,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掀起红色浪潮。这出戏最初源自电影《自有后来人》,1963年上海沪剧团率先将其改编为沪剧,保留了电影中李铁梅作为革命接班人的主线。当时正值强调培养革命接班人的特殊时期,沪剧版本

样板 刘长瑜 红灯记 浪得虚名 高玉倩 2025-05-17 12:50  14